1.具有龋齿的特性实验证明,麦芽糖醇不易被口腔内链球菌转化为酸,也能该菌产生葡聚糖,从而了龋齿的发生。 2.与脂肪同食,可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麦芽糖醇不刺激胰岛素的活性,从而也降低了在血液中摄取脂肪并贮存于动物脂肪组织中起关键作用的脂蛋白脂肪酶的活力,因而麦芽糖醇与脂肪同食较蔗糖或其他甜味剂与脂肪同食造成较少的脂肪贮存,因此可预防和肥胖病。 3.不会引起血糖浓度提高,不刺激胰岛素分泌日本针对麦芽糖醇摄食量进行试验,证明麦芽糖醇摄食后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不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而对糖尿病患者是一个福音。 4.低热量性试验证明,麦芽糖醇的利用率较低,在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代谢,属低热量甜味剂(一般认为其能量值仅为8.36kJ/g),因而可以避免因食糖而导致糖元转化为脂肪。 5.甜味特性麦芽糖具有与蔗糖几乎相同的甜度,为蔗糖甜度的80%—90%,且甜味温和,没有后味,口感极好。 该二维码7天内(04-13 前)有效,重新进入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