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食品饮料投资情况、食品饮料行业及细分行业发展分析预测

   2019-05-16 5360

    一、食品饮料投资情况分析

    白酒板块:预期下修,渐趋理性。周期性调整而非断崖式下滑,行业量价齐升逻辑受到挑战,高基数+需求边际放缓+库存消化,业绩预期与估值仍需下修。以史为鉴,预计顺势而为和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公司表现将相对较好。抱团取暖后遗症,仍需等待微观结构改善。

    大众品:必需消费,相对更优。经济放缓趋势未改,具抗周期属性的必需消费食品龙头有望取得相对收益,且人口结构变迁、板块内部消费升级态势不变,龙头更优。建议在高景气中找确定性,即调味品的海天、中炬、榨菜,乳品的伊利,低景气中找边际改善及盈利拐点,即肉制品的双汇及啤酒板块。

食品饮料细分板块市场规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食品饮料细分板块行业评级

食品饮料景气度分化 行业评级
白酒 ☆☆☆
调味品 ☆☆☆
乳制品 ☆☆☆
肉制品 ☆☆☆
啤酒 ☆☆☆
葡萄酒 ☆☆
保健品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食品饮料行业公司盈利预测(截至2019.1.2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食品饮料行业细分行业发展分析预测

    (一)、白酒行业现状及趋势:行业去产能,名酒企业集中度提升

    1、白酒行业现状

    2009-2012白酒行业处于“黄金十年(2003-2012)”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受益经济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速,高中低端产品百花齐放。09起业外资本加速进入,产能大举扩张,渠道扩容,10、11年继续加速,经销商数目急剧扩大.。产品结构转向中高端化和品牌化,高端酒不断提价放量,营销走向精细化。

    2013-2015“禁酒令”叠加“塑化剂”,名酒业绩整体下滑。白酒行业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供给过剩、库存高位及价格泡沫问题初显,2012年4月,政策严控三公消费,11月,酒鬼酒“塑化剂”风波,名酒消费面临危机,高档酒批价大幅下降,行业价格带整体下移,挤压式竞争加剧,经销商加速去库存。名酒业绩整体下滑,行业产量增速明显放缓。

    刚过去的2018年,白酒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一路坎坷、扑朔迷离,频频遭遇黑天鹅时间,导致整个板块全年市值整体回撤超过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12月26日,19家白酒上市公司市值与2018年1月2日相比,市值蒸发超过4300亿元。

    尽管如此,白酒行业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客观反映出白酒在消费群体中的刚性需求。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全国白酒产量为86.8万千升,同比增长2.4%。2018年1-11月全国白酒产量为814.7万千升,同比增长2%。临近春节,白酒行业传统消费旺季期的到来,让白酒行业再次受到关注。

2018年1-11月全国白酒产量及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8,行业去产能,名酒复苏,提价与产品结构升级带来名酒业绩高速释放。政务消费挤出,私人消费有效承接,房价上涨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使名酒消费力明显提升,叠加2016名酒库存低位,补库存周期带来名酒量价齐升趋势。茅台一批价快速提升拉开行业价格天花板,高端、次高端、中端酒轮番提价,至2018下半年提价行情基本结束。上市酒企受益于提价和产品结构升级,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但行业产能过剩未改并出现去产能的趋势,2017、2018年白酒年产量分别同比减少12%、28%(预计)至1000吨以下。

    2、2019年白酒行业趋势

    2019年,名酒复苏延续但增速放缓,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多,前期房地产、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逐渐退去,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速预期放缓,高端、次高端白酒的需求扩容空间受限,竞争愈加激烈。但是预计不会出现类似2012年因政策和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需求断崖式下滑。在茅台酒价格稳定的背景下,名酒抗周期能力整体提升,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名酒企业集中。地方小规模酒企更多将面临倒闭或并购,行业产量继续缩减。

白酒行业年产量下滑至1000吨以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上市酒企复苏趋势有望延续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白酒行业集中度提升将进一步提速,各公司费用率预计趋于上行,一线白酒批价和次高端放量趋势将成为寻找机会时点最重要手段。考虑到人均收入稳健提升和长期货币宽松,高端白酒持续扩容应是大概率事件。经历2019年短暂调整期后,预计高端白酒还会重新进入量价齐升上行周期。

    2019年白酒行业估值修复可期。近期多家白酒企业动作频频,茅台新增非标酒投放量、五粮液推出升级版普五以及舍得酒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年内市场对终端需求放缓的担心导致白酒估值大幅下挫50%,目前行业估值已经低于历史中枢,因此该机构认为近期酒企举措将显著提升市场信心,修复市场预期。

    (二)、调味品:集中度有提升空间,景气度有望延续高位

    1、调味品行业现状

    我国常用调味品按照形态不同,可以分为酿造类、腌菜类、鲜菜类、干货类、水产类等;再具体细分为酱油、耗油、食醋、料酒、味精、榨菜等。其中,酱油行业产销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行业首位,2016年酱油消费量占调味品总消费量的43%;2017年酱油销量为1001万吨,同比增长5.1%,略高于调味品平均增速。

中国调味品行业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9-2014年行业景气度较高,板块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海天除2010年增速放缓至10%以外,2009-2014年增速均超过15%。中炬高新同样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之前公司调味品板块增速一直保持15%以上。涪陵榨菜这一阶段收入也保持稳健增长。行业保持高景气度主因消费升级下行业量价齐升,且行业市占率分散、龙头全国化加速,市占率提升导致其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海天味业起家于华南,2009年华南营收占比达28%,而2014年华南占比仅24%,凸显龙头全国范围内加速占领市场份额。

    2015-2016年高基数上行业景气度有所下行。2015年开始中炬高新调味品收入增速下滑至12%,2016年中炬高新调味品板块增速下降至11%,而高渠道库存影响下海天味业增速下滑至10%。行业这一阶段增速放缓主因:1)2015年GDP增速首次破7%,当年增速仅为6.9%,受经济不景气影响2015年社消零售总额增速下降1.4pct至10.7%。2)前期高景气度下基数较高导致增速放缓;3)中炬高新此时受到前海人寿举牌事件影响;4)2014H2海天、中炬均有提价,虽价格端有所贡献,但是对动销有影响;5)酱油增速开始放缓,2015年海天味业酱油销量同比仅增长4%,2016年中炬高新酱油收入同比仅6%。龙头虽开拓新品,但是尚处培育期且体量较小,对收入贡献不大。

    2、调味品行业趋势

    2017年开始行业景气度回升,预计2019年高景气有望延续。2017年开始行业再次进入高景气时代,海天味业收入增速再次回到17%,中炬高新调味品板块增速也达到19%,涪陵榨菜收入高达36%。行业再次回到高景气主要有以下原因:1)龙头多元化加速,小品类调味品加速增长。2017年中炬高新酱油收入占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海天味业酱油收入占比也达到63%,较2010年下降10pct。2)主要龙头如海天、中炬、千禾、榨菜等均在2017H1提价,而高产品力、品牌力下动销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叠加产品结构升级,行业量价齐升明显。而当前调味品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以酱油行业为例,CR5不足30%,龙头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故判断2019年行业高景气有望延续。

调味品行业2017年以来景气度有所回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调味品市场未来趋势

    首先,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升,在选择调味品时,对于产品的口感和健康属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遵循着消费升级的路径,调味品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口感的复合和健康安全零添加的属性。以酱油为例,过去酱油消费集中在老抽、生抽,近两年鲜酱油、零添加酱油、有机酱油受到市场(尤其是上线城市)的追捧。

    其次,价格不断提高。以酱油为例,酱油作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传统调味品,单价较低,加上其刚需的消费品属性,消费者在选购时对其价格敏感度不太高。酱油的消费升级近几年体现得非常明显,产品价格带不断上移。从之前的5-7元/500ml上升至10元左右/500ml的鲜酱油,目前10元左右的鲜酱油是最主流的消费价格带,未来有望突破15元/500ml。

    第三,生产工艺升级。调味品产业的升级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包装和行业的细分上,更主要体现在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建立起新的生产质量标准。调味品的产业升级重点体现在向工业生产的4.0迈进。

    最后,集中度加速提升。目前我国大部分调味品集中度偏低,对照日本、欧美等国家,行业提升度空间大。消费升级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和落后产能在成本、政策等压力下加速淘汰,将构成未来几年龙头加速的主要推动力。

    (三)、乳制品:消费量提升空间十足,景气度有望高企

    1、乳制品行业现状

    2018年1-3季度全国乳制品产量呈小幅度增长,增长幅度有所减缓;2018年3季度全国乳制品产量相比1季度增长10.75%。2018年12月全国乳制品产量为232.8万吨,同比增长7.6%。2018年1-12月全国乳制品产量为2687.1万吨,同比增长4.4%。

2018年1-12月乳制品产量及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1-12月乳制品累计产量及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9-2014乳制品行业处高景气度区间。2009-2014收入增速稳定在10%以上,其中龙头伊利、蒙牛、光明均保持高速增长(2012蒙牛因雅士利拖累业绩导致增速下滑)。行业保持高景气度主因:1)2013年之前原奶价格一路上行,一方面行业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品牌力、产品力较低,转嫁成本压力能力较龙头更差,成本上行周期退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消费升级趋势下行业产品结构升级明显。以伊利金典为例,2011-14年收入CAGR超过60%,推动行业呈量价齐升态势。

    经济下行导致需求萎缩,2015-2016年乳制品行业景气度略有下降。2015年行业增速下滑至6%,2016年增速同比下降5pct至1%。龙头表现也相对乏力,2016年伊利、蒙牛、光明增速均下降至10%以下这一阶段乳制品行业景气度较低,主要受经济形势较差导致乳制品需求萎缩。考虑到这段时间乳制品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延续(安慕希2014年推出,2016年即达80亿左右规模),预计基础白奶需求下降较行业平均更为明显。

    2017年需求复苏,消费升级继续推进,行业景气度回升,预计2019年将延续高景气度。2017Q2开始乳制品需求开始复苏,行业2017年收入增速再回两位数,达11%,伊利、蒙牛收入增速也超越2015-16年,基本回复至2014年水平。行业复苏主因:1)2017年开始经济企稳,GDP增速达6.9%,较2016年提升0.2pct,受益于此乳制品需求开始复苏,以伊利为例,2017年预计基础白奶销售200亿左右,同比增7%。2)产品结构升级继续推进,预计2018安慕希增速预计达35%以上,金典、畅轻等增速也达20%左右。考虑到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仍较低,存加大提升空间,判断未来行业需求仍将保持向上,叠加产品结构升级持续推进,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乳制品行业2017年以来景气度有所回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019年乳制品行业五大趋势,口味创新或是最大挑战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肠道健康和益生菌将成为今年乳制品行业的关注焦点。由于有研究表明一部分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可以改善那些乳糖不耐受人群对乳糖的吸收和消化,因此,人们普遍相信摄入乳制品是身体获得益生菌的最佳渠道。预计到2024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将超过730亿美元。
乳制品蛋白质

    由于很多消费者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选择将乳制品当作自己摄取必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这种消费行为在带动蛋白质需求量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乳制品行业的创新与改革。乳制品中所含有的乳清蛋白在10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5%,而且当前的市场需求也没有呈现下降的趋势。

    现在乳制品公司普遍将“高蛋白”作为产品的宣传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蛋白质(尤其是蛋白质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对保持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作用。从咖啡奶油、甜点,到酸奶和冰淇淋,看到富含蛋白质的创新乳制品的数量都在大幅增加。

    风味实验

    由于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迅速增长,那些有趣、特别的口味也将成为影响乳制品创新的因素之一。,因为文化多元等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乳制品的创新也能够拥抱全新的发展方向,而“冒险”消费就是其中一种可能。

    截止到现在,含酒精冰淇淋、调味黄油和辣味奶酪只是在乳制品行业中看到的几种风味实验而已。随着植物基乳制品品类的快速增长,乳制品行业面临的竞争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因此乳制品公司必须跳出思维定式,去研发和尝试新口味才能脱颖而出。

    减少糖分

    对乳制品公司来说,要想在消费者日益注重健康饮食的当下,推出口感最佳、添加成分最少的产品将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到目前为止,今年已经看到了大量低卡路里的冰淇淋,吉百利甚至还推出了一种新的牛奶棒,含糖量相较以前的产品减少了30%。

    然而,一些人表示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英国零售商协会(BRC)主张对不健康零食进行强制控制。英国政府在2018年对饮料征收糖税的政策意味着能够接触到的其他高糖食品可能也会被征税。因此发现在乳制品和甜品市场,低糖、减糖产品的数量也处于增长的趋势。

    骆驼奶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牛奶替代品上架,其中许多是植物基坚果奶,但是现在有一种新的奶制品加入了竞争——骆驼奶。据说骆驼奶比植物基饮料的口味更像牛奶,而且营养价值更高,同时还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

    骆驼奶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较低,并且富含蛋白质,又基于消费者正在寻找更健康的、富含更多蛋白质的乳制品的趋势,从而今年骆驼奶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四)、肉制品:龙头战略变化,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

    1、肉制品行业现状

    2004-2010年,方便食品蓬勃发展,肉制品行业高速增长。得益于2004年起的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务工人群大量流动使得以方便面、火腿肠为代表的方便食品蓬勃发展。同时,由于行业龙头双汇发展在00年代大力巩固高温肉制品优势、加强低温实力并加速全国扩张,肉制品行业整体发展迅速,2004-2010年行业规模扩大5倍、CAGR达28%(双汇CAGR26%),行业景气度高企。

    2011-2016年,受瘦肉精事件及龙头增长缓慢影响,行业景气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起,肉制品行业景气度步入下行阶段,主要原因在于:1)2011年央视“315”曝光瘦肉精事件,使得消费者对肉制品行业的食品安全与质量信赖度下降,从而影响需求;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00年代的25%-30%区间降至20%以下,2015年后更是降至个位数区间,使得肉制品原来最大的目标消费者群体——长途务工人员逐年下降;3)肉制品龙头双汇发展在瘦肉精事件后更多以生产作为战略导向,公司并未能跟上消费需求发生的变化,在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上做出迅速响应,导致肉制品业务发展缓慢(2011-2016公司收入CAGR6%),原有火腿肠等成为消费降级的代名词之一,致使消费频次大幅下降。

    2017年起景气度回升,2019年有望发生更积极变化。得益于休闲肉制品发展态势良好及双汇等龙头传统大单品升级版的良好表现(如无淀粉王中王、润口甜甜脆等),2017年行业景气度回升(子行业增速达15%20%,带动整体行业增长接近10%)。展望2019年,行业景气度有望发生更积极变化:一是非洲猪瘟疫情大概率将加速猪周期底部到来,2019年中猪价上升,使得屠宰业收入规模同步增长;二是最大龙头在数年的战略调整后,已迎合新一轮消费趋势,明确“稳高温、上低温、中式产品工业化”三大战略,三大条线在前期积累下已开始释放增长效应(如提升高温的中高端占比,低温以中式、美式、欧式全面开拓,中式产品挖掘预制菜上餐桌模式等),有望带动肉制品业务重回10%以上快速增长轨道。

2011年起肉制品行业景气度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双汇生猪屠宰量回升,肉制品产量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肉制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低温肉制品将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低温肉制品具有鲜嫩、脆软、可口、风味佳的特点,且加工技术先进,在品质上明显优于高温肉制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饮食观念的强化,低温肉类制品将在肉制品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低温肉制品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并且发展成为肉类制品消费的一个热点。由此可见,未来低温肉制品将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2).传统肉制品加工方式与现代化生产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肉制品经过三千多年世人的改良及加工,以其品种繁多、色泽独特、口味优良等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但传统肉制品的加工方式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质量安全不宜控制、贮藏时间短、只适于家庭式或作坊式小批量生产等。要弥补这些不足,就必须加大对传统肉制品加工方式的研发力度,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肉制品传统工艺,大力发展高压技术、真空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与现代化生产相匹配,进而实现肉类加工制品的工业化生产,促进肉制品行业发展。

    3).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肉制品产业离不开物流调运。近年来,我国鼓励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加工”模式,提升畜禽就近屠宰加工能力,保证肉制品品质。建设畜禽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减少畜禽长距离移动,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将会更加完善。

    4).规模化、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国外的食品工业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高度的规模化及现代化水平。而我国肉制品产业生产过于分散、单位规模较小、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其中肉制品加工业多为作坊式小批量生产,大型加工企业数量不多,且多以屠宰加工为主,进行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企业很少。因此,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以肉制品加工业为核心,涵盖养殖、屠宰及精深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制品零售、设备制造及相关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完整产业链,提高肉制品行业的规模化及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肉制品行业的高速发展,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五)、啤酒:底部确认,行业景气度有望继续回升

    1、啤酒行业现状

    2008-2013年产能扩张与并购热潮的后半段,行业规模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后,啤酒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在80年代导入期后,90年代国内资本加大产能投建,啤酒行业产量由1992年的1020万吨快速增加至2000年的2300万吨;2000年后外资以资本并购为主要手段进入我国啤酒行业并带来鲶鱼效应,行业迎来并购热潮,至2008年形成清晰的三大梯队阵型。至此,行业产量规模以每年保持双位数的速度快速扩大。而进入2008年,行业延续“大吃小”的并购热潮,但产量增速降至个位数,但随着第一二梯队企业持续的产品结构升级,行业收入多数年份呈现双位数增长,行业保持较高景气度。

    2014-2017年行业产量处于饱和,行业景气度下降,2017年显现底部。2014年起,受经济增速放缓、白酒及葡萄酒等餐饮用酒有所替代等影响,啤酒行业产量在高速发展多年后迎来负增长、行业收入步入5%以下低增长区间,而在随后几年,行业产量始终未能突破5000万吨、收入徘徊在1800亿元水平。2017年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约34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33升),而从目标消费人群看,啤酒主力消费人群(20-40岁)人口数量占比由2003年的34%降至2017年的30%,且随着老龄化的推进,预计比例仍将继续压缩,因此行业容量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2018年提价启动,2019年升级延续,行业景气度有望继续提升。2018年初,受包材等成本上行压力倒逼,燕京、雪花等中低端啤酒开启提价,而后百威、青啤等中高端啤酒加入提价队列,行业时隔十年再现提价潮,前三季度行业主要龙头收入均呈现正增长。展望2019年,预计行业格局短期仍处于稳态,但在整体容量有瓶颈、多年鏖战利润微薄的整体形势下,各大龙头均有提升效益的动机,当前国内龙头吨价远低于国际水平(2017年百威中国为百威全球均价的70%,但仍较同样以中高端为主的青岛啤酒高30%,是燕京啤酒及雪花啤酒的两倍),吨价提升仍有广阔空间。预计龙头将主要通过局部优势市场提价、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实现吨价提升,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改善。

2017年啤酒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啤酒产量呈现止跌态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啤酒行业销售费用率呈下行趋势

    2019年第一季成本仍处于高位,玻璃瓶价格后续有望回落。2018年第三季箱板纸价格同比进入下降通道,2019年第一季用料为2018年第三季至第四季采购,价格下降10%-20%。进口大麦价格2018H2上升20%-30%,参考2007-08年进口大麦价格上涨,预计本次大麦涨价传导至吨酒麦芽成本的上升幅度在10%左右。啤酒成本中箱板纸与大麦占比接近,预计2019年第一季两者波动相互抵消。草根调研反馈2018年第四季啤酒企业玻璃瓶供应商报价处于高位,2019年第一季玻璃瓶成本仍存在一定压力。目前玻璃期货价格同比进入下行通道,日用玻璃制品单月产量同比增速回升至持平水平,预计玻璃瓶产量恢复后价格有望回落。

    2019年销售费用率有望下降。啤酒行业低价竞争趋缓,龙头企业诉求从份额转向利润。以青岛啤酒为例,预计2019年销售费用率整体下行:1、低价竞争趋缓,促销相关费用率下行;2、裁员节约费用;3、油价回落推动装卸及运输费用率下降;4、今年无重大赛事,广告及业务费用率有望下降。草根调研反馈华润啤酒(港股00291)和百威英博同样通过裁员、缩减市场费用等方式追求利润,销售费用率呈下行趋势。

    (六)、葡萄酒:景气度略回升,进口酒冲击仍大但放缓

    1、葡萄酒行业现状

    2012年以来,国产葡萄酒行业进入调整期,总产量连续下滑,到2017年已是连续第5年,但是基本维持在110万千升左右。2017年产量达到100.1万千升,同比减少5.3%。2018年1-11月葡萄酒产量58.1万千升,同比减少7.0%。2017年12月葡萄酒产量仅16.1万千升,由此看来,2018年葡萄酒产量将跌破100万千升。

2012-2018年中国葡萄酒产量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益于个人及商务消费,景气度有所回升。2012-2014年同样受三公消费限制影响,高端葡萄酒消费难以幸免,行业景气度、下滑明显。20152017年三公消费逐渐出清、对行业整体影响淡化,个人及商务消费带动行业呈现弱复苏态势,维持小个位数增长,2017年葡萄酒消费量勉强达到2012年高峰水平。行业走出低谷、缓慢爬升,但相对于白酒第一大酒精饮料地位而言,葡萄酒消费有望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结构上分化,国内龙头小个位数增长,进口酒冲击仍大但放缓。不同于历史传承悠久的白酒,葡萄酒作为舶来品在消费者认知上不如国外葡萄酒品质优秀,因而行业2015-2017行业虽呈现复苏,但结构上看国内葡萄酒整体偏弱,非知名葡萄酒基本被进口葡萄酒冲击殆尽,龙头张裕、长城勉强支撑;进口葡萄酒增长快于行业平均,2017年增速虽放缓但仍高于10%。当下龙头张裕、长城在应对进口酒竞争中思路明确,完成了并购国外酒庄或代理进口酒抢占进口酒市场的初步布局。未来看品牌竞争渐成为主流,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非知名品牌进口酒及国产酒出线的概率大幅减少。

行业弱势复苏,维持小个位数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2-2018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量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进口量增长,葡萄酒进口金额也有所增加。2013年葡萄酒进口量23.98亿美元,2016年突破30亿美元,2017年达到36.76亿美元。2018年1-11月葡萄酒进口金额达到36.11亿元,比肩2017年全年进口金额,与2017年同期相比,葡萄酒进口金额上涨10.1%。预计2018年全年葡萄酒进口金额有望突破40亿美元。

2012-2018年中国葡萄酒进口金额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019葡萄酒行业预测

    1)、葡萄酒消费群体转变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葡萄酒的固定消费人群已不再限于中产阶级和高端人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加入葡萄酒消费大军,而中老年消费者出于对健康养生的考虑,也会逐渐转入饮用葡萄酒的行列。

    2)、葡萄酒小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当前,国内各地的葡萄酒产业迅猛发展,而每一个产区的气候条件又差异很大,适合不同的葡萄品种种类生长,证明了中国葡萄酒产区具有巨大的多样性。因此,在每一个大产区中,也可按照不同风土划分出不同的小产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李华认为,“保证产区葡萄酒的多样性和个性,是目前提高中国葡萄酒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工作。唯此,才能使中国葡萄酒产业走向‘突出个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保健品:年轻人市场高速扩张,景气度依然上行

    年轻人市场高速扩张。线上渠道主要面对年轻人市场,2017年线上膳食营养领域规模已超过350亿元,2011-2017年线上膳食保持高速增长,CAGR高达40%。线上渠道收入占比才接近20%,渗透率只是处于中等水平,未来线上的提升空间主要在于年轻群体尤其年轻女性接受程度提高带动膳食营养消费观念的普及,年轻女性白领对护肤、保养等相关产品的黏性更高,而膳食营养切入的抗氧化、抗疲劳、营养均衡等理念也更容易吸引年轻女性消费。未来3年线上渠道总体仍有望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

    行业虽有波折,但景气度上行不改。市场普遍担忧严查医保以及近期权健事件影响保健品市场发展前景,但一是医保政策监管早已实施,实际对保健品市场的影响边际减弱,二是随着行业规范程度提高、消费者对保健品认知更加科学,行业在规范监管中螺旋式前进、长期仍有足够的成长空间。2019年中老年市场有望维持6%左右,年轻人市场已完成初期培育,全年高增长可期。2019年预计龙头公司如汤臣倍健、Swisse都将重点持续发力,带动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保健品行业维持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线上销售保持快速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来看,我国保健品产业链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各种问题保健品、“夸大其词”保健品层出不穷,行业进入门槛低,恶性竞争市场频发。

    但随着《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发布,保健食品行业也将逐步发力,在整个保健品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未来5-10年内,我国保健品行业将形成从材料供应到生产消费全产业链完备的行业,行业标准将会得到完善。

    三、2019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十大行业发展趋势

    (一)白酒

    1、白酒行业2019基本面:

    第一军团:多次涨价成功、继续控量保价、深挖价值、涨幅不大。

    第二军团:将继续被动式涨价、加大渠道利润、几家欢喜几家愁、裸泳企业持续出现。

    第三军团:持续价格战策略,收缩市场战线、聚焦核心市场、聚焦核心品项。

    第四军团:面临被整合,需求“大树”、主打团购渠道、聚焦核心客户。

    2、高端白酒增长态势强劲

    消费者越喝越少,越喝越好是中国高端酒的前因,企业控量保价是后果,电商平台的“秩序”的保障。2019高端白酒的估值将保持在12%-15%。

    3、次高端白酒花开两朵

    2019年‘趁势而为’涨价成功的品牌估值将有大幅上涨,但也不乏涨价失败的品牌‘攻守失衡’。

    4、中低端白酒沽价而售:酱香型受追捧、鲁酒及原来贴牌的品牌(浏阳河)
葡萄酒

    (1)新中产阶级的扩容带动品牌葡萄酒的上量。

    (2)新生代的西式生活带动高性价比葡萄酒的普及。

    (3)女性消费群的融入带动电商渠道“爆款”葡萄酒品牌的出现。

    (4)国内葡萄酒企业海外并购让中国葡萄酒形成三大竞争阵营(国内红酒、国外红酒、并购红酒)。

    (5)消费结构升级红利叠加消费人口红利,2019中国葡萄酒增长率应保持在10%以上。

    (二)、啤酒

    1、行业消费增长幅度保持个位数,预计5%。

    2、中国五大啤酒品牌格局将维持不变。

    3、第一军团将裂变出1.5军团现象(燕京、嘉士伯)。

    4、国产啤酒量跌额升降持续呈现,预计在-2%。

    5、进口啤酒品牌继续增多,运营商利润持续下滑。

    6、消费升级带动区域性精酿产品开始受到追捧(百威收购多家精酿企业)。

    7、看天吃饭的行业属性继续影响行业销量。

    (三)、饮料

    1、中国饮料行业的体量超过万亿,是食品行业中的“冠军”品类市场,2019的增速应该保持在4%以内,比2018略有提升。

    2、随着中国低龄消费者的消费前置,中国饮料市场在2019将出现饮料行业的三个属性,谁同时拥有谁就有可能成为“爆款”。健康、营养、无添加、高端是饮料行业的产品第一属性。呆、趣、萌将是饮料行业的第二属性、娱乐化、粉丝化、差异化、童趣化是饮料行业的第三属性。

    3、八大主流品项占据饮料市场的90%的市场份额

    A、饮用水继续引领饮料行业大健康趋势预计增长10%

    B、功能性饮料进入行业“深水区”预计增长12%

    C、植物草本凉茶“苦练内功”预计增长2%

    D、植物蛋白饮料“洗牌在即”预计增长2%

    E、咖啡饮料“野蛮生长”预计增长10%

    F、童趣型饮料“蓄势待发”预计增长8%

    G、酸奶类产品跨界饮料行业预计增长18%

    H、果汁饮料回归“真材实料”预计增长3%

    (四)、乳制品

    1、中国奶产品的人均消费量仍低于世界人均水平(45VS100)市场空间巨大、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心依旧不足,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及管理跨度、全产业链的打造将成为成功乳业的“敲门砖”。

    3、伊利、蒙牛、光明占大众化乳制品行业超过50%让行业集中度偏高,导致第一军团的企业内延式增长的空间缩小,迫使第一军团企业必须利用外延式的增长,加速国际化的布局成为领军品牌的中长期战略重点

    4、中国二胎政策让国内外品牌加码婴幼儿奶粉市场。羊奶、有机奶将成为婴粉企业竞争的新领域

    5、常规性产品增长低缓,低温高端产品及常温酸奶继续保持高增长率、小而美的小众细分型企业颇受资本的青睐

    6、自2016年10月以来,国家的乳业新政为中国乳企提供了政策的红利,新政策给婴粉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增长红利,但也带来新的挑战

    7、以飞鹤、澳优,蒙牛,伊利为代表的中国婴粉企业已具备挑战外资婴粉企业的实力
保健品

    保健品行业充分享受到了这几年消费升级的红利,2017年很多企业还处于布局阶段,2018年大量企业收获了布局和投入带来的体量和利润的红利,整体业绩飘红。从市场整体来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整个保健品市场的市场容量在不断增大。2012-2016年我国保健品行业产值规模5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6%,2016年产值达到2621.1亿元,约为2009年的6倍,增长非常迅猛。

    随着越来越对的企业跨界做保健品,保健品的市场容量扩充、消费人群增多,消费需求加大。在其它很多细分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保健品成为了香饽饽,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企业进入。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进入保健品市场,整个保健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朱丹蓬则坦言,随着澳优乳业、西王食品、合生元等收购国外保健品品牌进入中国,目前保健品市场上中外阵营的对抗非常激烈。“而这种中外阵营对抗的真正血战预计出现在2019年。到时候无论从品牌大小,品类布局,产品质量,营销推广,消费群体服务体系等方方面面中外阵营的对抗都将加剧。从未来看,未来保健品市场还有更多机会。业内人士分析,当前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上来了,但对品牌选择仍比较盲目,针对性不高。而2018年之后保健品市场将更加细分,出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营养元素等不同细分板块的保健产品,而各个保健品企业在保健品的细分领域仍将大有作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辽ICP备10011188号  |  公安备21128202000116